为探寻青州古城的变化,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潍坊样板”调研队青州分队于8月20日来到青州古城鲜花饼店对老板进行了调研,通过鲜花饼产业的发展,并实实在在的体味人们生活的变化。
就地取材扩销营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调研过程中,服务队们对鲜花饼的老板进行了实地采访。据了解,鲜花饼的制作原产地就在青州本地,鲜花饼依靠当地的花,取材就在青州市黄楼镇。青州市黄楼镇是一个知名的大型花卉基地,就地取材,节约了原材料的采购和运输成本。对于提高鲜花制作的利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推动力。
鲜花饼营销老板还介绍到,鲜花饼原来种类少,包装也是比较普通,且以前知名度不高,主要仅在青州本地进行销售。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鲜花饼的种类不断增多,出现了一些新的口味,同时为了吸引消费者,鲜花饼的包装也是在不断的变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物流业的不断发展以,鲜花饼也不断的扩大销路,不断往外地销售。随着青州古城5A级景区的建成,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多。在人流量逐渐增加和宣传力度的作用下,鲜花饼的知名度不断提升,销路也不断扩大,青州鲜花饼产业快速发展。
时代变化发展,匠心精神永存
当地的鲜花饼制作工艺最早要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清朝,现如今的鲜花饼可谓是工匠精神的凝练。它的制作工艺道道精心层层考究,大概分为采摘、制馅、饼皮和烤制四大工序,每一个步骤都是经验的凝练。比如说,食用玫瑰花的采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采摘者必须在每天清晨伴着晨露开始采摘,采摘至上午九点前后便须结束。因为九点之后气温开始上升,鲜花的香气会随之挥发,进而影响花卉原料品质。鲜花饼饼皮的千层酥脆,也是要用面皮包住油酥,经过擀开、折叠、卷起、再折叠、再擀开......如此循环,才能达到完美口感的效果,这些都需要制作者的耐心,将每一步做到极致。每一份主料、每一种佐料、每一道工序,每一段时间,从原料制作到产品包装,都有着一丝不苟的追求。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当代匠人并没有局限于传承下来的手艺和味道,反而别出心裁、精益求精,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并推陈出新,历经千锤百炼,使得鲜花饼走出青州,走向大众。小小的鲜花饼里,透露出了严谨细心的匠心精神,当地的鲜花饼产业,利用现代技术将这种匠心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工艺不断改进,适应现代发展
调研队成员对鲜花饼制作的老板做了深入的采访。老板介绍,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快捷、方便成为很多忙碌的人的追求。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推动鲜花饼制作者在鲜花饼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老板说:“以往的鲜花饼制作都是纯手工,从原材料的采摘再到制作,耗时耗力。为此我们也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一些改变。”在目前以快节奏为主题的时代,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鲜花饼的制作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在制作流程中引入了现代化因素。保证其基本的口味、原材料不变、工序不变,保留其原本的特色,以原先传承下来的工艺为主,为了节约时间,部分采用了机械化生产的手段,以追随上现代产业的发展要求。鲜花饼制作坚持使用优质原料,不断改进制作工艺,为其走出青州,被更多人所接受打下了基础。
传统文化是中华泱泱五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匠人精神是当今时代比较缺乏的精神,是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鲜花饼制作者的对于鲜花饼制作工艺的传承与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皆为青州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及青州古城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调研队成员的实践,使他们进一步得对鲜花饼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充分的了解,对于匠人精神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