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青年要闻
  • 展开全部
  • 展开全部
  • 青年要闻
    青年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旧数据20210919  青年要闻

    圆梦中国 青春如歌——党委书记辛丕宏关于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3-05-14  发布单位:系统管理员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201341,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校求索文学社第十六届社长李庆及部分成员韩悦、刘博、师玮晨等同学,一同拜访了学校党委书记辛丕宏。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我们对辛丕宏书记作了专访,近距离面对面进行了交流。

    辛书记一直对大学的文化发展饱含深切的关怀和期待,并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面对我们这些读大二的晚辈学子,辛书记亲切而睿智风趣,让我们紧张的心情很快放松了下来。辛书记讲到,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大的命题,是当前高等院校普遍面临的、亟待加强和落实的一项工作;我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正努力把文化发展与教育发展落到实处。采访过程中,辛书记一再强调,大学既是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更是文化发展的领跑者。潍坊学院应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放在首位。

    在采访过程中,辛书记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一百年大会上讲到大学的四个功能,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三是社会服务,四是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而大学文化又是大学办学理校的重要部分。每个高校都应当有自己的校园文化。”

    大学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文化建设对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辛书记认为,文化是一个大学的特殊标识。一所大学要形成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品格,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灵魂的文化标签。也就是说每个学校都应当有自己的校园文化。

    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面貌、文化氛围、人文环境,是学校内涵精神的客观表达,是一种凝聚全体师生、校友的精神认同,富有特色的优质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辛书记通过对我校文化发展的全面分析,描绘出当代大学文化发展的趋势。他说,“作为校园文化来讲,一般意义上应当包含良好作风、偶像、校歌、校旗、校训等等。潍坊学院已有六十二年的历史积淀,其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应当形成我们的特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应该就是我们校园文化的核心。”辛书记还说,“潍坊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以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体现出我校自己的特色。”建设大学文化,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

    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文化日益多元多样,各种思潮相互竞争、对话、比较、互渗、批评,要在差异中重树共识,在多元多样中再立主导,这是很不容易的。大学作为文化中心,是各种文化沟通和融合的桥梁。通过批判地吸纳大众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彰显主流文化、交流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等,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是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力量。在谈到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校园文化的自身建设,辛书记指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大学自由和独立精神、科学与人文的精神、民主与开放的精神、批判与创新的精神。其次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系统的互动互补,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第三要加强大学行文文化建设,特别是学风、教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等校风建设。要引导学生不仅努力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大力提到思想道德水平;要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教师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教学态度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辛书记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是多元的,多层面的。主流的意识形态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要高度重视中国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在什么地方?我看是在中国文化上。中国特色是有中国文化的强烈印记的。” “习近平总书记讲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的东西是内涵的,当代大学生一定不要忘了我们的根,不要忘了中国的特色。”同时,辛书记强调,学校一直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第一位。我校计划试行的住宿书院制,将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全方位的培养,让广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真正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的感性表达,学生社团在营造进取向上、青春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求索文学社是潍坊学院优秀的学生社团之一,2011年曾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类优秀成果三等奖”。辛书记说:“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名誉院长莫言先生获诺奖,是对我们文学社团发展道路上莫大的鼓舞。文学不能脱离社会,要着眼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有机统一。求索文学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希望文学社和爱好文学的青年学生,通过对经典的阅读和自己的文学创作,更好的传承、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同时也更好地了解吸收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把对文学的热爱投注到对梦想的追求、对社会的关注中去。另外,当代大学生不能忘记自己的基本职责是学习,把专业基础打扎实,更不要忘记自己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爱好文学,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学修养,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要刻苦学习,艰苦奋斗。”

    辛书记特别关心求索文学社的发展。2011年,辛书记出席了“青春纪念· 时代记忆”五四征文颁奖典礼并给获奖选手颁奖;2012年为求索文学社十四周年亲笔题词“求索十四载,文学展风采”;2013年出席潍坊学院新年新诗会“盛世华章”。辛书记还曾为求索文学社撰写建社十四周年《红帆船》特刊卷首语《扬帆远航》和十五周年《红帆船》卷首语《求索诚可贵,拓荒更风流》,这些都是对求索文学社的莫大肯定,更是对爱好文学的热血青年的极大鼓舞。

    临近五月,求索文学社策划承办一年一度的“五四”征文活动。对于本项活动,辛书记提出,应该围绕教育部、团中央发出的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等通知要求,在“中国梦”这个大的主题背景下,号召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辛书记亲自拟定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圆梦中国·青春如歌”。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阐发“大学梦、青春梦、我的梦”,让同学们进一步体悟到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梦想的实现,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倡导文明新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梦想植根于现实,又指向未来。通过采访,我们认识到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任重而道远,感受到我校在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现实目标前提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与实干,感受到学校领导对青年学生文化生活的亲切关怀。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定不辜负师长对我辈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希望潍院广大学子能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为契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以执着的信念在潍院这片热土上追求理想、放飞梦想,满怀信心和热情创造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希望,用如歌的青春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青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