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春蕾志愿服务队家访工作组在带队组长宫新杰的组织下,在嵩山镇北铜峪村进行家访。家访组们深入村委会、学生家庭,了解家庭经济及收入来源、学生返校后的具体表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详细向学生家长传达教育信息,认真听取村干部们和家长们的建议。家访组受到了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深切地感受到了学生的喜悦和家长的感激。
白东阳,6岁,一个内向的小男孩。因为年龄很小,白东阳在班级里比较内向,每当班级有集体游戏活动,大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他总是一个人坐在门外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我们决定对他进行一次家访,带我们回家的路上,他像个小小的追光者在山路上欢快地奔跑。很快,我们就到了他家。“老师,我们家又破又脏,你们别嫌弃啊!”白东阳的奶奶一边说着,一边急忙从房间里搬出几张凳子出来,“别站着,坐坐坐,我给你们拿糖吃去。”奶奶的热情让我们心头一暖,打量着这个空旷的房间,一张老式沙发,一张床和一台破旧的老电视。墙上的奖状吸引了我们,家里三个孩子的奖状都贴在这里。
除了白东阳,他们家还有两个孩子,最大的在镇上念书。白东阳有个双胞胎妹妹,妹妹被爸妈带去了青州生活,白东阳从小跟在奶奶身边。“奶奶,家里就你们两个人啊?”一个队员问。白奶奶皱了皱眉,答道,“是啊,他爸爸妈妈都在青州,开着饭店没时间来,我就一个人看着他。东阳很懂事的,放学一回家就问我帮我干点啥,跟我很亲,很听我的话。”说到这里,奶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东阳也该上一年级了,奶奶您平时怎么看他写作业?“一个队员谨慎地问道,“孩子很好玩,喜欢看电视,放学之后很难写作业,我也管不了他。等他该上学了就让他也去青州。“奶奶看着一旁正在看电视的东阳,握着右手的左手不自觉捏紧了。
当东阳被问到想不想爸妈和妹妹时,他低头不语。“爸爸妈妈”这两个称谓对于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以至于每次被问到,他都沉默着悄悄低下头。他和妹妹本是双胞胎兄妹,却从出生起就相隔数重山。手足同情,却因为家庭原因日日远离;母子同心,却因为生计需要渐渐陌生。
隔辈亲情固然值得歌颂,三餐做足,给予温暖,让孩子健健康康,这是留守儿童家庭最真实的写照。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席却依然无法被人忽视。临行时奶奶送给我们一袋自产桃核,这不算什么珍品,比不上城市里的美味佳肴,可在这大山里,她是真真正正地想对我们好。
本次家访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春蕾志愿服务队更好的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为铜峪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应有的贡献,充分体现了我校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责任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