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潍坊学院晨曦志愿者服务队——美丽中国实践团为深入调查黄河周围环境及黄河的变迁,来到济南市槐荫区西张家庄村,特意寻访了一位特别的黄河摆渡人——原黄河泊船工。
张老伯于1972年入职,2016年正式退休,44年间,老伯亲眼见证了黄河的变迁。老伯告诉我们现在的黄河浮桥是由四方合资建造,它的存在推进了河两岸的发展,给两岸的居民带来方便与实惠,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老伯声情并茂地向我们讲述了母亲河的光辉历史。40年前,母亲河是一条互通南北的主要"桥梁",黄河的辉煌不仅是每五分钟的一艘商船,还有能够承载100吨船只的博大胸怀……聊到这里时,老伯眼中闪烁着感激,他那明亮的目光给人们一种深深的震撼,一种无法言明的使命感。
在老伯感慨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听到他内心深处深深地叹息声。老伯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黄河水除了汛期已经越来越清了,而且水量也比较稳定了,不会出现断流或洪水的现象,但是随着游客的渐渐增多,黄河周围的环境问题也变得刻不容缓,生活垃圾随处可见,从前那个清爽的"母亲"在渐渐地消逝。老伯以无奈的口气继续诉说着。现在"母亲"已经变得满目疮痍,溺水事件也不断的增加。而老伯希望人们要自觉保护人类共有的"母亲河",并且建立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再让彼此互相伤害。
在对老伯的采访中,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母亲河的辉煌、无私、伟大。同时,本次活动也让人们坚定了保护黄河的决心,更加地鼓励了以后的行动,给予人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实践团的成员也立志发挥专业特长,勇于实践,将保护黄河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