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基层动态
  • 展开全部
  • 展开全部
  • 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团学动态  基层动态

    三下乡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法学院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09-11  发布单位:团委宣传部

    青春心向党,红色沂蒙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感受沂蒙大地奋发进取、砥砺前行的生动实践,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810日—814日,潍坊学院法学院红色足迹寻访团在刘雪乾、王子超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前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和蒙阴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寻红色传承与地域文化交相辉映的璀璨篇章。

    寻访红色故里,坚定理想信念

    为更好地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深层力量,寻访团成员到达了沂蒙地区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在场馆里研学参观,感悟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沂蒙红嫂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寻访团的成员通过实物、图片、影像等丰富的展示形式,深入了解了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所涌现出的红嫂的英勇事迹。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红嫂们展现出的精神品质将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在这片充满革命气息的土地上,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还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内举行了一场庄重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这场仪式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更是对每一位党员理想信念的再教育。队员们在仪式中表达了对红嫂精神的崇高敬意,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孟良崮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对于华东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作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场所,不仅是对那段血与火、生与死的岁月的缅怀,更是对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精神的传承。实践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也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了解了孟良崮战役的基本情况后,实践队员们还开展了场馆内的思政课活动,通过结合实物、场景和互动体验,使抽象的思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人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继续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地以山东战邮组织的成立和进步为核心线索,全面展示了山东战邮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阶段的非凡历程和辉煌成就,客观反映了山东邮政的革命传统、企业文化的发展渊源。寻访团成员体会到当时革命前辈“人民邮政为人民”坚定的初心使命,“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战邮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大力弘扬、身体力行。

    访谈支书话巨变,共绘乡村新画卷

    为深入了解沂蒙红色资源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红色足迹寻访团来到了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寻访团的到来受到了常山庄村支书李光的热烈欢迎,李光书记首先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常山庄村所包含的红色资源,他表示,常山庄村立足红色资源禀赋,以沂蒙风情、“红嫂”故里等为核心内涵,先后建设和修缮了常山古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写生基地等,构成了影视基地的主体部分,并汇集红色旅游、影视拍摄、爱国主义教育、康养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如今,常山庄村已经发展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体验地。

    李光书记还向寻访团成员们讲解了常山庄村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对当地发展和村民的影响。他说道,常山庄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村庄资源集中连片开发,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重点发展红色旅游等相关产业。同时,常山庄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升了常山庄村的整体面貌,而且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了解了常山庄村所蕴含的丰富红色资源之后,寻访团成员们根据这几天在村里实地调研情况和访谈游客等情况,结合自己所知所学也积极向村支书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红色资源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的建议。

    实地调研知现状,凝心聚力谋发展

    在本次调研中,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公众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期望,设计了以红色文化认同感为主题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了红色文化的基本概念、传承、重要性和大众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于2024813日至14日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及周边村落进行实地调查。

    图片接受问卷调查和采访的人员主体广泛,有村民、村干部、游客、景区工作人员等。受访人员均以积极饱满的态度对团队成员进行了热情的回应,并对红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独到的想法和建议,如“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增强红色活动开展的规范性”等。调查显示,大众对红色文化均有一定的了解并表示接触红色文化时总能感受到情感共鸣与自豪,普遍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较强。但由于工作性质,年龄的差异等原因,公众对红色文化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差距,大多缺乏更深刻的理解,可见群众对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依旧有所欠缺,需要继续加强。

    深入红色老区新农村,探索乡村振兴新引擎

    此次社会实践,寻访团来到了蒙阴县西孟良崮村的樱之崮田园综合体参观学习。樱之崮田园综合体,背靠英雄孟良崮,南望巍巍大蒙山。以红色引领、生态为本、聚合融合、为农富农为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孟良崮红色资源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主线,同时以“教育在孟良崮,尽兴在樱之崮”为定位,依托孟良崮、融入孟良崮,错位发展、互利共赢。

    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园区内的采摘基地,了解到了樱之崮为农富农的理念,它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同时,园区还联合村民成立了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帮助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并通过此模式在近期成功举办了黄桃采摘节,推动了当地果品产业的发展。

    巍巍蒙山高,滔滔沂水长。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扎根于沂蒙这片红色沃土,感悟着“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队员们表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要将引领革命老区昂扬前行的红色精神旗帜贯穿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育新苗·关爱少年儿童成长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为了促使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潍坊学院法学院正能量小队、造炬成阳实践队、2023级法学专业1班团支部服务队、全堂狮灯·非遗弘扬团带着爱心和关怀,以爱为笔,以责任为墨,描绘着少年儿童美好未来的画卷。

    以爱育爱绘出未来,伴星前行以法护航

    716日至720日,潍坊学院法学院正能量小队的队员王丽卓、于雪、陈佳琳、张雪在队长王竞雯的带领下,前往天津市河东区成林道SOS儿童村、天津市河东区中心西道1号河东二幼、山东省威海市经区康苗幼儿园、山东省淄博市齐文幼儿园开展“三下乡”活动。

    首先,队员们与基地老师共同开展了绘画活动日,通过自由创作的方式开展以画母亲为主题的创作活动,不仅增进了儿童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最后,正能量小队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结合专业知识并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策划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普法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促进了正能量小队的队员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以自身目标有效地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知识之光耀童路,教育之爱暖童心

    710日至810日,在儿童社区活动中心,队长宋杨带领造炬成阳实践队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辅导和兴趣课程。同时,队员们还组织了户外拓展、团队协作等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此外,针对儿童群体,队员们还设计了寓教于乐的法治小游戏和情景模拟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其中队员胡莞蕾积极响应团队号召,前往浙江金华市展开夏令营志愿服务,在夏令营活动中,她在教授课堂知识之外还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如拓展训练、野外生存挑战等,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建立积极的团队精神。 

    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队员们见证了知识的力量,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每一张纯真的面庞,每一次求知的眼神,都给予了队员们前进的动力。未来,造炬成阳实践队将继续秉承初心,用实际行动书写更多故事。

    文化传承伴童行,情暖童心助成长

    710日至810日,潍坊学院法学院2023级法学专业1班团支部服务队的队员董韶涵、张如月对儿童进行了有关传统文化的宣传,包括讲述神话传说、诵读古诗词、教写毛笔字等环节,队员们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充满耐心,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儿童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

    通过这次文化传承活动,队员们收获颇丰。他们深刻体会到传承中华文化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连接和价值观的塑造。他们表示在日后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让更多的儿童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

    全堂狮灯进校园,非遗传承育新苗

    720日至723日,潍坊学院法学院全堂狮灯·非遗弘扬团前往江西省井冈山市东上乡希望小学,与全堂狮灯传承人一同开展全堂狮灯的文化宣传与互动体验项目,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探索非遗的奇妙之旅。

    活动的亮点之一是全堂狮灯准备与表演过程的亲身体验。从制作道具到学习表演技巧,每一步都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此外,全堂狮灯•非遗弘扬团还重点开展了非遗知识分享环节,以此宣传在全堂狮灯传习所了解到的狮灯历史。活动结束后,团队鼓励大家积极交流心得,共同感悟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全堂狮灯·非遗弘扬团帮助下,不仅使非遗深入了校园,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体验。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技艺,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非遗、尊重非遗、传承非遗的种子。

    守护母亲河,青年勇担当

    习总书记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要加强黄河保护”。

    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潍坊学院法学院“绿映黄河,志行天下”志愿队成功入选2024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团队并于202487日—813日,在黄河重点生态科考实践阵地——济南黄河百里工程及周边村庄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地考察与调研,用脚步书写青春,以实践挺膺有为,守卫黄河安澜。

    线上聚焦黄河,启动实践序章

    在深入实地考察与调研之前,“绿映黄河,志行天下”志愿队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将焦点汇聚于黄河生态保护,通过观看黄河生态保护宣传片,线上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了解黄河百里工程项目,进行深入讨论,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完成了团队分工,设计了相关调研问卷。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亿万民众的生活需求,然而,黄河的生态状况一直面临着种种挑战。这次线上会议的举行,让团队成员们对黄河生态保护有了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团队成员们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三下乡”绿色长征之行。

    行动守护黄河,践行生态保护

    “黄河宁,天下平。”为深入了解黄河现状,810日—811日,烈日炎炎,“绿映黄河,志行天下”志愿队成员张玉洁、王春彤、韩庆洋在队长杨茗越的带领下来到了济南天桥区的黄河百里风景区,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践调研。

    初入景区,志愿队成员首先深入了解了黄河百里防洪工程的建设情况涉及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旅游开发等多方面内容,对于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实施,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黄河资源,保障黄河的生态安全,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

    志愿队成员们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宣传,向游客们详细讲解黄河保护的重要性及法律的相关内容,他们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置互动问答等形式,使黄河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随后,志愿队成员们还投入到净滩行动中,他们不畏辛苦地清理河岸边的塑料瓶、包装袋等垃圾,每一次躬身,每一个脚印,都无声地诉说着这群青年保护黄河的决心。

    脚步进入村庄,倡导环保风尚

    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支撑着无数民众的生活与发展,但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成为制约流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812日—813日,志愿队来到了南依小清河、北临黄河的历城区荷花路街道,深入王家闸村、沙河村等村。

    志愿队成员们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向村民们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内容,特别强调了法律中关于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规定。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让村民们理解了保护黄河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除了法律宣传,志愿者们还深入调研,详细了解村民的用水习惯、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对黄河保护的看法和建议。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耐心地为村民讲解生态农业、节水减排等知识,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黄河保护法的精神。

    此次走访调研不仅提高了黄河流域村庄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加深了志愿队成员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活动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响应,许多村民表示,他们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到的环保知识,积极参与到黄河保护的行动中来。

    绿色长征不落幕,青春守护不停止

    在炎炎夏日的辉煌光芒中,这支充满活力的“绿映黄河,志行天下”志愿队暂时结束了他们的绿色长征之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导下,他们不仅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黄河的现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居民传达着保护黄河的重要信息,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更将青春的汗水浇灌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的种子。他们为黄河未来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绿映黄河,志行天下。”志愿队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青年投入到保护黄河的伟大事业中来,志愿队成员们将同他们一起,继续用知识、热情和行动守卫着这条哺育了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河流。

    “绿映母亲河,大志行天下,共走绿色长征路,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黄河,青春之中国!

    古韵今传,匠心永续

    2024715日—730 日,我院张文清、梁馨方、王静、冯凯玲、余晓晓、仇瑞恒六名同学在队长张文清的组织下,组成暑假“三下乡”队伍——“艺遗生辉——新时代非遗传承者队”。团队成员们分别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山东省潍坊市风筝博物馆、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非遗传习坊、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四川省绵阳市天青苑川剧中心、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雅集陶瓷艺术馆等多地开展主题为“中华文化传承 ”的“三下乡”活动。

    艺遗生辉——新时代非遗传承者队在2024715日—730日组织参与“中华文化传承 ”主题活动,探索“互联网+实践”的模式,丰富“线上+线下”多元活动阵地。通过互联网调查研究以及实地参观,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氛围,更好地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非遗传承的接班人。

    艺遗生辉——新时代非遗传承者队队长张文清向团队成员们介绍艺遗生辉——新时代非遗传承者队本次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历史背景、时代意义,带领团队成员们一同了解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合理分配实践任务,在学习珍贵的传统技艺的同时力求搭建起青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

    728日,张文清同学来到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是原杨家埠风筝厂,且为国内最大的风筝厂,是集风筝生产、年画印刷与民俗旅游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大观园,杨家埠作为潍坊风筝的发祥地,其历史源远流长,将年画和风筝融为一体,有“放到天上是风筝,挂在墙上是年画”之说。同时,梁馨方同学参观了潍坊市风筝博物馆,此博物馆的展览以大量的实物、照片、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风筝的历史、应用及沿革发展。团队成员们在此过程深刻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王静同学实地参观了青州市非遗传习坊,团队成员在此了解到了青州剪纸、草编织品、青州府花边大套等许多非遗特色创意产品以及蜡染棉布木制工艺品、牛角制品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创意产品。冯凯玲同学带领团队成员们前往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参观此博览馆,团队成员们领悟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

    最后,余晓晓同学和仇瑞恒同学分别带领团队成员们切身体验与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先是来到了四川省绵阳市培城区铁牛广场天青苑川剧中心体验传统文化,品味戏曲人生。随后,仇瑞恒同学走进济宁市任城区雅集陶瓷艺术馆,体验非遗拉胚工艺,让团队成员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天青色等烟雨”所描述的陶瓷工艺品的美。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传承非遗需要青年人虚心学习,久久为功;需要青年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青年人要牢记嘱托、不负韶华,未来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汇聚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事业中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